一、编制目的

为应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医药研究中心突发性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事件抢险和救援应急处理机制,保证本部门师生的安全,结合《医药研究中心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药研究中心突发的涉及生物安全相关事件。

四、应急预案的方针、原则和目标

() 方针和原则

(1) 本预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 本预案为医药研究中心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 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密切协同,救人第一、快速反应、属地保障,科学决断、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原则。

() 中心各实验室要配合本预案制订的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实施预案,实行在中心统一指挥下,分级管理,分级实施。

() 目标

本预案的目标是控制紧急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五、生物安全事故分类

(一)重大生物安全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二)一般生物安全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一定威胁,具有转移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成立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负责组织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医药研究中心主任

成员:医药研究中心副主任、条件保障科科长、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

应急小组各成员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上报。

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应急小组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专业组组长或经授权人员:负责应急及后期处置工作,包括及时向应急小组组长通报情况。

应急物资储备:急救箱、灭火器、全套防护服、罩式防毒面具、消毒设备、担架、逃生工具、警示器材和警告标示。

七、预防及管理

积极的预防和严格的管理是减少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损失的根本途径。

(一)积极的预防

积极做好实验室员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要求实验室人员工作前应仔细阅读安全手册,并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已经接受培训、阅读并理解安全手册,保证全体人员接受过急救培训和紧急医学处理措施,工作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进行接种免疫。对应急装备检查是否正常,对生物危险物质漏出的控制程度的检查,对实验设备定期去污染和维护,对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理处置。

(二)严格的管理

强调安全行为,良好的内务行为,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八、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

发生特大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九、应急反应程序

1.特大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应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同时向相应主管部门做首次报告。

2.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事故的调查和评估,按实际情况及自己工作职责进行应急处置。对潜在重大生物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在生物安全柜以外),为迅速减少污染浓度,在保证规定的负压值条件下,增加换气次数。现场人员要对污染空间进行消毒。在消毒后,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有序撤离相关污染区域,进行体表消毒和淋浴,封闭实验室。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为了让气溶胶被排走和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1小时内不能有人进入房间。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空调排风系统,需要推迟24小时后进入。同时应当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封闭24小时后,按规定进行善后处理。

3.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件当事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写出事故经过和危险评价报告呈应急小组组长,并记录归档;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有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应急小组立即与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4.应急小组组长在此过程中向卫生主管部门做进程报告,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同时对首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十、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对事故点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生物样品迅速销毁;组织专家查清原由;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植物、动物、土壤和水环境进行监控,直至解除封锁。对于人畜共患的生物样品,应对事故涉及的当事人群进行强制隔离观察。对于实验作类似处理。

十一、调查总结

1.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做好防范工作。

2.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应急小组组长向安全管理组做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过程中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情况,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